注册自己的“山寨商标”是什么套路?
最近几年,我们在大街上看到越来越多和我们熟知品牌不一样的店铺,比如鲜手仙、金典鲍师傅。这些仿品牌和真正的品牌商标一眼看上去还真看不出藏有的猫腻,这类的高仿品牌山寨产品能节省不少的成本。无意中还发现一些品牌,比如:“雷碧”“小白兔”“老干爹”“阿里爸爸”“辛巴克”,这些看似是“山寨”的商标,其实是正牌商家为了防止别人恶意抢注相同、近似商标“山寨”了自己,而自己注册的商标。我们向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求证,其实这个方式是正牌商标加的“防御性”商标注册策略,就是为了为日后的专利纠纷规避一些风险。最近几天,拼多多不仅上市敲钟敲响了名声,而且还侵权方面也是令人咋舌,创维发布品牌维权声明,指责拼多多中所售“创维先锋”、创维云视TV、创维e家等,涉嫌假冒行为。这防御性商标注册就是很多知名企业高明之处,申请大量自己品牌的“山寨”商标,这样一来就一下避免了很多像创维那样的被侵权的风险,能节省很多的时间成本,也可以为公司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企业在商标“山寨”自己也是迫不得已
大白兔为了保护自己的商标,把大灰兔、大黑兔、小白兔、金兔、银兔等很多近似商标都注册了,像老干妈也不甘示弱,注册了亲属系列:老干爹、老干娘、老干爸、干儿子、干女儿、老姨妈……”。还有将防御做的更透彻的企业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共计持有2064个商标,除了众人所知的“五粮液”外,该公司还注册了“六粮液”“七粮液”“八粮液”等。其实企业这样做都是被逼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如果出现类似商标被侵权,打起官司来维权成本高于防御性注册几倍甚至更多的钱。
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们面对国内各路“先知”及“抢注者”的偷袭损失惨重,“山寨”产品屡禁不止和维权成本高且获赔概率低实在让正牌上商家有苦难言。就拿网红“鲍师傅”糕点为例,“鲍师傅”创始人鲍才胜曾经向媒体表示,2016年他向北京城6区的工商部门提供了30多份侵权报告,今年第一季度就已经提交了10多份。但由于“鲍师傅”并不属于知名商标,工商执法部门的惩戒力度有限,有的地区工商部门介入后,对方会摘掉牌子,但过不了多久又挂出来了。所以走法律程序维权成本太高,而且一个假的被取缔另一个新的山寨有起来了。
事实上,一些大企业大品牌往往会注册一些看似“山寨”、其实是具有一定关联性特别是近似性的商标,就像上边所说的那些品牌一样采用“防御性”商标策略。最优代表性的还有阿里巴巴,除了注册正牌的“阿里巴巴”的商标外,也注册了不少阿里妈妈、阿里爸爸、阿里叔叔、爷爷奶奶等这类的近似商标。如果阿里巴巴自己不去注册,则不排除有可能被傍品牌的投机分子所注册。据了解,商标法的一般原则是“注册在先”,谁先注册商标就受法律保护。当然在合理的情况中也有例外,尤其是《商标法》第31条“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但总体来看从维权角度来说,一旦商标被其他企业“注册在先”,再要维权,举证责任、诉讼维权,这一套的维权成本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因此,很多大型企业采取了注册“防御性商标”的策略,即在主运营的商标之外,同时注册若干相似商标。商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企业的生命,代表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和信誉,对增长品牌认知度有很大作用。也正是基于商标这种重要的品牌意义,也就不难理解大企业对于商标的防御性“抢注”了。
详情欢迎来电咨询:010-87518340.客服QQ:1937776345 点击查看成功案例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30秒免费人工查询能否注册